栏目: 艺术珍品欣赏   作者:佚名   热度:

唐代海兽葡萄镜

  铜镜是我国古代人日常生活中梳装整容的实用品,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各朝各代均有制作。到了水银镜问世以后,逐渐停止了制作。
  人们喜爱铜镜,不但因它光面能照影,而背面的构思主题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古代铜镜上有的纹饰的寓意与配置,至今仍有许多解不开的谜,如战国山字纹镜,汉代的规矩纹镜,唐代的海兽葡萄镜等。海兽葡萄镜还竟被中外的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
  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一块“海马葡萄镜”。其直径为12.1厘米,厚0.9厘米,重580克。铜镜呈圆形,沿较高,背面中为异兽钮。钮的周围分内外两轮区,其间有一周凸棱相隔,四周饰有姿态相同、侧伏于地的四海马,海马周围是枝条交错缠连的葡萄纹,枝叶上有雀鸟飞落,百态千姿。纹饰全部为浮雕式,此镜古朴典雅,图案奇特逼真,制作精良。
  唐代马的艺术形象十分丰富,铜镜上的海马形象“似马非马”,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受了汉代“天马”神话传说的影响。
  这类铜镜在宋代的《博古图录》上称“海马葡萄镜”。但在清代的《西清古鉴》上则称之为“海兽葡萄镜”。另外还有的称为禽兽葡萄镜、天马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名。但“海马”、“海兽”名称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
  “海马”、“海兽”的称呼,最初的命名者未加解释,究为何种动物,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说法。早年德国有位学者认为“海马”是古代伊朗与祭祀有关的一种植物Haoma,后转化变为“海马”。还有人认为“海马”是海外的马。古传中国青海有日行千里的“青海骢”,则有的学者认为“海马”便是这种“青海之马”的简称。显然,这些是人们的推测。清代人注意到了铜镜上的兽“似马非马”,故称之为“海兽”。
  关于兽与葡萄的组合,有学者认为它来源于古代的波斯或希腊罗马。其实,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我国就开始了葡萄的种植。在当时的丝织品上也有了葡萄的纹饰。唐代的繁荣发展,在铜镜上饰葡萄纹饰也就不足为奇。 
  此外,瑞兽纹饰在中国也早有传说。六朝、隋、唐初的铜镜上极为盛行。但由于唐代对外交流广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古代的艺术家、工匠们很容易在制镜时以传统的中西艺术风格巧妙的结合起来,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纹样。这一点也是希腊、罗马、波斯等艺术风格和我国瑞兽葡萄镜的作风有区别的原因所在。
  铜镜的使用方法与现代的玻璃镜相同,既可做架放于桌案上,也可以钮内系绳于壁上。中国唐代铜镜常被作为礼品赠送。因此,镜背面多为“吉祥”的图案。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青”,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葡萄纹镜在唐代的铜镜中不论质量与数量都居首位。 
  海兽葡萄镜主要流行于唐代的武则天时,多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兽钮主题纹饰大多分内外二区,由瑞兽禽鸟和葡萄枝蔓组成,柔长的枝条,舒展的花叶,丰硕的果实与生动活泼的瑞兽、纷飞的禽鸟构成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而且由于采用浮雕的技法,画面高低起伏,主体感极强。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轮内戈(战国前期)

    下一篇:青花八仙庆寿纹罐珍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