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时间到了2019年,还是夏县,西阴村遗址南去十余公里的师村遗址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进行发掘。他们在仰韶早期的灰坑中,出土了多枚石雕、陶雕蚕蛹。据相关报道,“石头是当地中条山产的花岗岩,造型精美逼真,头尾清晰。师村遗址发现的仰韶早期石雕和陶雕蚕蛹及其共生的文化属性显示,距今6000年以前,地处黄河中游的运城盆地先民们已经了解、喜爱并崇尚桑蚕。”新发现接踵而来,2022年6月,西阴村遗址西去十余公里的闻喜上郭遗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又从一座仰韶晚期早段的房址中发掘出了一枚石雕蚕蛹。这些发掘成果公布后,很多人都联想到了李济先生在西阴村遗址发掘的那半个蚕茧。这些新发现,用考古学者田建文先生的话说:“(这些石雕蚕蛹的发现)说明山西南部涑水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养蚕,而且蚕蛹、蚕茧传承有序,也坐实了西阴遗址蚕茧的可信度。”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争论,随着不断出土的新发现,也该结束了。当地政府已然立起以李济先生发掘的半个蚕茧为原型的雕塑,这是对当地悠久历史的宣传,也是对李济先生功绩的肯定。

  李济先生主持的西阴村遗址考古发掘至今已过了近百年。如今的华夏大地,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前辈的事迹,或如他发掘的陶片,埋藏多年,早已残破零碎。但这些零碎事迹一旦拼合起来,则会让人感叹其伟大,回味其情怀。李济先生和他的西阴村遗址发掘,应该让每一位考古人甚至每一位中国人记住,并流传永远。(刘文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传统茶文化历史久远

下一篇: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