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这无异于放逐。作为一个已经五十二岁,半生以北伐统一为己任的士大夫,这种放逐是对他理想信念的否定,是对他执著一生爱国热情的否定,陆游感觉奇耻大辱,忧愤难当,大病一场。病刚有起色,他便挣扎起来,伏案赋诗《病起书怀》曰:“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在诗中发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誓言,与他最初的坚持一样,管他人言籍籍,我自以诸葛丞相为榜样,继续用微弱之声、绵薄之力贡献于抗金大业,百折不挠。

  三

  陆游对内主张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对外主张抗金驱虏,恢复中原,这种主张至死不渝。他晚年创作的数千首诗歌中,亦大量体现出鲜明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陆游擅长在凡俗的农村生活题材诗歌中,无斧凿痕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随手拈来,天衣无缝,体现出高超的技巧。如《题幽居壁》中的:“莫谓躬耕便无事,百年京洛尚丘墟。”又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田园诗中揉进爱国情怀,在陆游晚年诗歌中颇多,但在前人的诗中却鲜见。正如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1210年,陆游去世,他的爱国之志从未稍减,荣枯无损,历久弥坚,他那风格豪放、气魄恢宏的爱国诗篇,也不断鼓舞着后人。(晏建怀)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盖全唐”

下一篇:满城楼观玉阑干 小雪晴时不共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