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钱钟书的《围城》里,当苏文纨承认自己的诗确实有蓝本时,一向伶牙俐齿的方鸿渐也没有《红楼梦》中这帮清客的口才,他只是苍白无力地赞美苏文纨:“你做得比德文那首诗灵活。”方鸿渐“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看来这个半路出家的中文系学生是没有细读过《红楼梦》的。

  在这个部分里,贾宝玉展露了他非同一般的文学才华。

  为大观园中的亭台馆舍之类草拟匾额对联,难度很大,这相当于应用文考试,景点是现实的,匾额对联需当场拟出,要接受异常严厉的父亲的检验和众多清客的点评,还要贴出来供将来省亲的贵妃审阅、定夺,而且贾宝玉没有时间准备,他事先并不知道游园肩负着这个重大使命,他是临时被叫去的:“宝玉只得随往,尚不知何意。”

  但是,他的答卷很完美。

  宝玉的才华展露得非常充分,针对他想出的匾额,他都解释为什么要用这几个字,对眼前的景色、用词的雅俗、将要参观大观园的贵妃身份,宝玉能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于何地适合“述旧”,何时宜于“编新”,他也能准备把握,他有极强的观察力以及文字敏感性,将景色转换为文字的能力也无人能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清新脱俗,仿佛不是对联,而是诗。

  对于众多清客的题额与对联,宝玉还能进行专业化的品鉴。

  将“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部分内容选入中学课本,不仅可以让学生懂得文学鉴赏,体会到文学创作应有的视野和角度,还可以让学生领略我国园林营造艺术、欣赏巧夺天工的人造景观之美,还能知晓很多花草树木。

  例如这段:

  (贾政)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再看这段:

  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的景色之妍,描写之妙,可与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鼎足而三。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团扇里的东方之美

下一篇:长春厅首任正印官六雅图(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