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被英国第4频道电视台评为全球50部最伟大纪录片之一。

这部纪录片之所以伟大,一个是前所未有的时间跨度,1964年开拍,每7年跟拍一次,一直拍到现在,主角从7岁跟拍到62岁。

一个是导演精心挑选,选了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下层阶级3个群体共14个小孩作为主角,观察他们的人生轨迹。

一个是真实,导演去到他们家里、学校和工作的地方采访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纪录片的主题是

给我一个七岁的小孩,我能告诉你他成年后的样子

此言不假,一个人的事业、财富、家庭,会深深受到其出身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挖数最近看了1964-1984年的4段纪录片,感触很深,现将片中各主角从7岁到28岁的人生轨迹梳理一番,用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示。

上层阶级

这个阶层的小孩非常早熟,7岁就研读商业周刊。

1

他们自律,兴趣广泛,从小就有机会周游列国,视野开阔。

2

思想深刻,无论政治、经济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考。

3

7岁就有清晰的学业规划,并且都是小学中学上私立学校,然后考取顶尖大学这样的路线。

3

这里节选其中3个人。

约翰

1

安德鲁

2

查尔斯

3

中层阶级

这个阶层的小孩比较天真,会有探索月球、当宇航员或卡车司机这样的职业梦想,对大学没有很深的执念。

1

没有明确的学业规划,大都就读于公立小学,稍努力的能考上私立中学。

这个阶层已经可以负担出国旅游的费用,因此他们眼界也较开阔。

2

部分人可以通过教育晋升上层阶级,但会因为出身而自卑,且经常为钱所困。

3

并且相比上层阶级的人少了许多野心,更愿意甘于平凡,比如牛津毕业的布鲁斯愿意去伦敦的贫民区当一个乡村教师。

以下节选4个人

布鲁斯

1

尼古拉斯

2

皮特

3

尼尔

3

下层阶级

生活在伦敦贫民区,就读于贫民区的乡村小学,课余爱好是打架。

1

不知道什么是大学

2

眼界不够开阔,旅游就是去博物馆或郊区爬山。

3

小学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认为教育不重要。

3

以下节选3个人

托尼

1

保罗

2

西蒙

3

一系列纪录片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是身处上层阶级的约翰说的一段话

3

“英国当时流水线上的工人其实可以负担子女私立学校费用的,却宁愿把钱拿去买车,他们并没有把教育看成跟买车一样甚至更重要的事情”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百名书画家挥毫泼墨 浙江要建"爱心艺术基金"

下一篇:贾静雯育儿观 育儿不像演戏需要唱黑脸唱白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