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文化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国家图书馆馆藏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敦煌遗书现存最早抄本之一,清代唯一一件完整的秘密立储匣,中国目前所见传世最早的大型全天星图……日前,“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中,观众开启了溯源中国历史、探寻中华文脉的旅程。

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

 

  “明清档案”专题展厅展出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

 

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

 

  “殷墟甲骨”专题展上的“甲骨2174”,左上为甲骨文“兔”。

 

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

 

  记者在“居延汉简”专题展上拍摄。

 

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

 

  “敦煌遗书”专题展厅。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分别收藏于多家机构和博物馆。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文献荟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了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

  品味悠远中华文脉

  “恭喜大王,今日田猎获豕一!”幽暗的大厅中,四周垂幔营造出神秘的氛围。站在黑色“占卜台”前,观众点击选择相应的内容,面前的大屏幕上模拟出现龟甲被炙烤、开裂的动画,再配合语音播放,让人仿佛穿越回到古老的商王朝,置身于隆重的占卜现场。

  典籍文献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明传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到生动展现汉代戍边吏卒工作生活面貌的居延汉简,再到有着“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美誉的敦煌遗书,以及中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明清档案,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领略从上古殷商至明清的制度与文化,近距离感受栩栩如生的中华文明。

  在“殷墟甲骨”专题展厅中,有一件小小的碎片——甲骨6006。这片看似不起眼的甲骨,经由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确定了商王世系。它不仅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相关记载基本正确,还对《史记·殷本纪》所记载商王顺序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商王世系的重大疑问。

  此外,还有记载商王田猎、猎获麋鹿和兔的龟腹甲残片甲骨2174,上面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后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现出来,十分生动传神;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中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5405,长43.5厘米、宽24厘米,共218字,内容为向殷先公和山神祭祀;甲骨5509记录了商代日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载之一。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明清档案”专题展厅精选多个类型的珍贵档案进行集中展示:用以盛装皇帝圣训、实录等珍贵典籍的清代金匮,明崇祯七年由徐光启和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测绘设计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清乾隆时期的小金榜(仿制品),清光绪时期的文科大金榜(仿制品)……丰富的展品体现出档案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汉语新词语词典(2000—2020)》列出十大“时代新词”

    下一篇:《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上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