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珠宝典故趣闻 宝石玉器传奇故事   作者:佚名   热度:

  到得十八世纪末,欧洲又出现一次「重新分配古希腊罗马雕刻」的浪潮,此时,由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征战,许多贵族和教堂的宝藏落入私人手中。在这期间损失的宝石雕刻中,以「米特利达特」和「大法兰西」两件最为著名。自从十字军东征以来,它们一直珍藏在王室宝库中。一七九一年,法国国民公会宣布要拍卖王室珠宝,并已开始实行,由于监禁在狱中的法王路易十六请求将其中最珍贵的一部分移交国家图书馆,这些珍品才未被拍卖。然而,这并未使它们脱离劫难:一八○四年,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珠宝失盗,首犯名叫夏尼埃。此人为了达到其罪恶目的,曾混入警察部队,负责守护珠宝。这伙人劫得的珠宝和文物大部分卖给了伦敦的收藏家陶里。而「大法兰西」宝石雕刻被拆去黄金边框,连同其它赃物一起送到阿姆斯特丹出售。可是还未成交,就被法国大使戈耶知道了。戈耶立即与荷兰政府联系,缉拿了窃贼,扣留了赃物。法国侦探随即赶到,同时查明另一枚宝石雕刻「米特利达特」仍在法国,埋藏在夏尼埃母亲的花园中,最后,这两件珍宝完璧归赵,仍送回巴黎国家图书馆收藏。
  俄罗斯受希腊罗马的宗教和文化影响很深,对于它们的存世宝石雕刻也怀有浓厚兴趣。单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俄国就收藏了一万多件古希腊罗马雕刻,其中不乏举世瞩目的珍品。
  传世的古希腊罗马宝石雕刻不仅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欧洲古代的辉煌成就,还为发掘古代文物充当了向导。生当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上半叶的英国人伊文思是一个宝石雕刻迷,他的藏品足与许多博物馆媲美。一八八九年的一天,他偶然得到一枚宝石雕刻,上面刻写的不是字,而是类似于埃及圣书字的象形符号,一个伸着舌头的狗头,一个山羊头,还有两只鸟儿。这样的宝石雕刻他从未见过,怎么也看不明白。当查明这枚宝石买自雅典时,他即去希腊作实地考察。到那里后又买得与之类似的印章,并得知它们来自克利特岛。他结合其它古文物和文献进行比较研究,终于在一八九三年破译了六十个绘画文字。等他第二年到克利特岛时,才发现他在英国乃至雅典都难以找到的绘画文字宝石雕刻比比皆是:人们把它们戴在脖子上当作护身符。当地人说:这种宝石雕刻着是白色的玉髓做的,戴上可令乳母奶水充足;若是红玛瑙做的,则有补血之效。不过,这还不是伊文思此行的最大收获。经过认真考察之后,他在离康提城四公里远的地方进行发掘,不久即挖出了一座已在地下沉睡数千年的宫殿。这一古希腊早期遗址的面世当即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轰动。人们连篇累牍地赞扬伊文思的天才、见识和罕见的探索精神。可是当时只有他自己明白:若不是那些长期使他困惑的绘画文字宝石印章,他怎么也不会跑到克利特岛来挖出这震惊世人的古代宫殿。幸运的是,伊文思收藏的宝石雕刻安然无恙,如果你有机会到牛津,千万别忘了去欣赏它们。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福尔摩斯与石榴石

    下一篇:(图)揭秘“圣甲虫”噩运 饰物被诅咒导致连串死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