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古人体会的烹雪煮茶的乐趣,与近来社交平台上热门的围炉煮茶类似。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有茶癖的中国文士主张烹茶须自己动手,真正的鉴赏家以亲自烹茶为一种殊乐。也许围炉煮茶在当下的走火,源于人们对返璞归真的向往。围炉毕竟不是烧烤,煮茶需待小火,茶食点心需慢慢煨热,这个过程很慢,但其中的乐趣是迅速拆开一包膨化零食,配一杯速溶奶茶所不能取代的。在慢慢的等待中感受松弛,偷得浮生半日闲,跳脱出平日里焦虑的生活状态。

  古人赋予雪的放逐与诗意

  灞桥风雪出自一则典故。唐代诗人孟浩然辞官归隐,冒大雪骑驴寻梅。晚唐郑相国一句“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将孟浩然的风骨形象与灞桥风雪的审美内涵相连。灞桥原是离开长安的必经之路,古人在灞桥折柳送别,此地代表离别,加上风雪二字更添萧瑟与伤感,塑造出透彻肌骨的寒冷,在强化自然环境的凛冽中彰显士人孤独与决绝的姿态。风雪、蹇驴、寒士,灞桥上的失意踌躇、风雪中心无旁骛的低头沉思,贫穷却高贵成为了士人的审美理想。此后,“灞桥风雪驴子背”成为诗人、画家笔下经典题材。南宋宫廷画家夏珪、马远,明代吴门沈周等人都曾绘有《灞桥风雪图》。文士骑驴踏雪展现了不媚权贵、不染纤尘,孤傲而坚韧的风度,脱俗又有壮气。

  南宋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表现的是西湖周边燕居文人的庭院生活,第四段冬景中黑色的松树与白色的雪景相映成趣,有玄冥充寒气象,却无悲凉之意。文士从家中出发,戴上风帽撑着伞骑上毛驴,由仆人牵着毛驴出行。庭院内格局雅致,书童掀起帘子一角只探出脑袋向外张望,既显示出天气的寒冷,又显示出书童对文士雪天出行的不解和担心。前景中临水的屋子打开的窗露出室内的山水屏风,显然画中文士生活安逸,虽不能经灞桥历风霜,却可在大雪之日踏雪寻梅,以体现文人的傲骨和情怀。明末张岱在文集《夜航船》中提到了孟浩然踏雪寻梅的千古佳话,明清开始踏雪寻梅成为了表现高士的画题,高士常常拄杖前行,身后跟着一小童,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有一篇《冬季行乐之法》,文中讲冬天要获得精神的快乐,就要设身处地幻想自己是路上的行人,备受风雪之苦,然后回想在家中的温暖安逸,就能感到百倍的快乐。山水画的雪景图中,常常有人持破伞,策驴,独行古道中,经过悬崖,怪石嶙峋,人有颠蹶之态。这类险画适合在冬日悬挂中堂,主人看着这些画,就是御风障雪的屏障,暖胃和衷的药物。因为乐极忘忧,乐自渐减,但将苦境从头想起,乐将渐增而不减。当官人的理繁治剧,文人的读书穷理,农工商贾的任劳即勤,都能用这个方法获得快乐。李渔的冬日行乐之法似乎有忆苦思甜的意思,也是我们如今常说的反差感。

  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当下,不少年轻人开始向往诗和远方,远离市井去获得身心的自由。因为有了网络,工作不再局限于一处,离开繁华的都市去偏远的小城安家,或者去山中改造祖辈留下的老房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将自己的生活状态发布在自媒体上。这样的生活,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反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类视频在自媒体走火,这背后是大众心中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样是图像艺术品,如果把短视频比作古时候的画卷,现代人躺在沙发上刷隐居的短视频,与古人将雪景山水挂在堂间欣赏获得的精神快乐是一致的。

  古画雪景中的天理世界与人间温情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下一篇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