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清末乱世,匪乱频仍,居住在武威市南营乡青嘴湾一带的民众有挖窑洞避难的习惯。梁姓人家挖开古墓后,将金银珠宝盗去,发了一笔横财,但却不知墓主人是谁。

  1915年4月,该墓又被当地人掘开,再次从墓中取走不少随葬品,其中就包括一方墓志铭,掘墓者收藏起来,秘不宣人。当时的武威知县唐敷容认为,既然是古墓,必有石刻,便吩咐商务会长贾坛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墓志铭,将其放置于武威文庙保存。

  这块墓志铭,拂去了历史的尘埃,让我们知道原来大唐第一位和亲公主——弘化公主就长眠在这块土地上。同时,被盗的这件巩县窑白釉瓷壶则被武威人李鼎超收藏,后捐献给甘肃省博物馆。

  1956年,武威县人民政府将弘化公主墓及整个吐谷浑慕容氏墓群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残存的墓葬进行了科学的清理,出土了一批彩绘木俑、木马、木驼、丝织品及铜、陶、骨、漆器等。

  这件巩县的白瓷贡品从河南巩县出厂,进贡至长安,随着弘化公主辗转多地,历经战火与尘嚣,最后陪伴它的主人长眠于凉州(甘肃武威)。如今,它毫发无损地立在甘肃省博物馆,享受这岁月静好,相信这一定是它历尽千帆后最好的归宿。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图丨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从元大德二年漆盏托 get古人点茶的精致风雅

下一篇千古名关金城关 背后有多少波澜壮阔是你不知道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