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郭城,亦即关城。东关街(今庆阳路)的标志建筑物是明代创建的白衣寺(今兰州市博物馆)中的十三级砖塔。东郭城门,名为迎恩门(位于今广场东口),俗称东稍门。城门外护城河上有桥,旁竖一杆旗。东稍门内东北隅,有一道呈弧形的城墙,墙内一杆红旗飘扬,此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所建火药局(位于今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主席台),制造火药。其墙西部非常坚厚,东部靠城墙部分,只有薄薄的一片墙。左氏深谋远虑,因火药局西面是东关闹市,如发生意外爆炸,其冲击波及能量可以尽量向郊外倾泻,从而减少闹市所遭受的破坏。1935年10月27日下午4时火药局意外爆炸后,人们才理解要不是如此的结构,城内损害还要惨重。

  东北郭门叫广武门(位于今兰州市广武大厦十字),俗称新关城门,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比起建于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的其他郭城来说,属新建筑物,故名。广武门内稍南为一片广场(位于今甘肃省农业厅址),此为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小教场,出广武门而东为建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大教场,均为演武场,故名广武门。又东北部门叫天堑门(位于今兰州市静宁路北口),门对黄河天堑,故名。后叫庆安门,寓九曲安澜之意。俗称下水门,为东关、新关军民汲取黄河水之通道。

  南郭城门叫拱兰门(位于今兰州卷烟厂稍南),俗称南稍门。画面中南北间街道甚清晰,此即孝友街,即今老酒泉路南段。东南郭城门叫通远门,俗称小稍门(位于今兰州市畅家巷西口)。西南郭城门叫安定门(位于今兰州市交通运输局与胜利饭店之间)。

  西郭城门叫袖川门(位于今兰州市临夏路西口西关清真寺附近)。因明肃庄王观察兰州“城之西南,山环三面,有仙人舞袖之形”,后人称西郭城外西川为袖川,故名袖川门,俗称西稍门。西稍门东北部郭门叫通济门,俗称桥门(位于今中山铁桥正南,中山路北口),渡镇远桥,可去新疆、宁夏、青海。桥门城楼稍东,建于城墙上的是望河楼。西关北部正方形小城(位于今兰州市萃英门内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一带),是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陕甘分闱后创建的甘肃举院。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经总督谭钟麟增修,并筑城墙,成为当时各行省举院中的宏伟建筑。小城正中为明远楼,高三层,乡试时监考人员可登高监视考场秩序。1919年兰州绅士刘尔炘迁至五泉山,改名为万渊阁。楼南北密如蜂巢的是号舍,每个考生一间,有四千间。楼东为至公堂、观成堂,今存。楼最西有两根旗杆处为龙门外首。西南隅有城门,名举院门,题额“为国求贤”。

  城外

  小稍门外东南部有一处四面围城的建筑物,为清代的军营——后营。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左宗棠改建为兰州织呢局,用德国机械设备纺织呢绒。院内的方形高烟囱,即为蒸汽机锅炉房所在。这里位于当今畅家巷西段。畅家巷中段,隔城墙有一座中式房屋,其屋脊上有个大十字架,此为兰州最早的天主堂,是由天主教徒张子厚捐献的院落,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创建为天主堂。天主堂稍东,紧挨城墙,筑一小城,此为子药局。静安门外东至南稍门外为梨园、花园,由引自阿干河的溥惠渠灌溉。画面万树梨花盛开,有如一派香雪海,尤以安定门外上沟、下沟一带最盛,为兰州八景之一的“梨苑花光”景观所在处。西稍门外,举院正西为溥惠渠浇灌的北园梨园,所产朱砂点冬果梨最为甜脆。梨林中的建筑物为道光时创建的白云观,山门殿阁可辨,惟山门前附属建筑物今已辟为滨河路。西稍门外二百多步,沿阿干河东岸,依稀有一段城墙,南自龙尾山后麓起,北至黄河沿,长约二里。城墙上开辟两座城门:西面的称永定门;南面的叫保安门。为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所筑,加强了兰州城西郭的防御态势。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红色文化名城

下一篇揭秘档案中, 那些甘肃近代工业不为人知的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