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莫曲布嫫编撰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而在描绘大地时,也有类似的精美的画面:“这地是能让牛羊成群爬行的地,这地是有着金仓和银库的地,这地是肩头披戴墨玉的地,这地是额上垂挂绿松石的地,这地是金银玉石作卧榻的地,这地是乳房丰满而充实的地,这地是善于哺乳生育的地……”。作品把天想象成魁梧挺拔的男神,把地想象成是曲线丰腴的女神,卓具艺术美感。而其中铺陈的排比句直贯而下,构成诗篇雄浑的气势,并在音韵上出现回环往复的格调,呈现出一种韵律连绵的音响效果。
注释:
[1] 汉文古籍中对纳西族的称谓在蜀汉至晋时为“摩沙”,唐时作“磨些”,后又作“么西”、“么些”、“摩些”等。
[2] 元·李京:《云南志略》中【诸夷风俗】条。
[3] 即指参与祭祀的特定群体范围,一般按血缘、亲缘或地缘关系进行划分。
[4] 戈阿干、陈烈、和开祥(东巴)编:《祭天古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3年版。
[5] 参见《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页。本节编写主要参照该书第六章。
[6] 纳西族祭祀牺牲大体上分为生祭和熟祭两大类。
[7]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5页。
[8]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9] 详见陈烈:《纳西族祭天与商周祭天之比较》,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页。
[10] 该经卷由戈阿干翻译,现存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
[11] 详见陈烈:《纳西族祭天与商周祭天之比较》,《东巴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12] 参见《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13]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14]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2] 元·李京:《云南志略》中【诸夷风俗】条。
[3] 即指参与祭祀的特定群体范围,一般按血缘、亲缘或地缘关系进行划分。
[4] 戈阿干、陈烈、和开祥(东巴)编:《祭天古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3年版。
[5] 参见《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页。本节编写主要参照该书第六章。
[6] 纳西族祭祀牺牲大体上分为生祭和熟祭两大类。
[7]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5页。
[8]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9] 详见陈烈:《纳西族祭天与商周祭天之比较》,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页。
[10] 该经卷由戈阿干翻译,现存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
[11] 详见陈烈:《纳西族祭天与商周祭天之比较》,《东巴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12] 参见《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13]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14] 《纳西族文学史》编写组编:《纳西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本文为《中华文学通史》中的一节,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