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文化网

  汉服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延绵中,是民族精神的一大象征。无论《风起陇西》《琅琊榜》《长安十二时辰》《梦华录》《山河月明》《显微镜下的大明》等热播古装剧中考究的演员服饰,还是日常生活中街巷里三五成群的汉服迷那带有韵味的身上衣,近年来,在享有“衣冠王国”盛名的中国,国潮破壁中的汉服出圈尤为彰显国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热情。

  然而,人们或许未必知道,汉服究竟是怎样一种服饰,它有着怎样的门道与内涵;汉服复兴,复兴的究竟应当是什么。

  汉代及以前,并无“汉服”一说,比较接近的正式指代名称是华服,顾名思义即为华夏族的服装。今天我们所说的“汉服”,在学界眼中更多地是指中华民族服饰的集大成者。而复兴汉服的要义,则应涉及这样两方面:一是中国经典服饰制度,包含汉服的配伍规则、穿戴仪式和穿用场景;二是在融合中发展的华夏(汉)民族的服装造型,包括上衣下裳(上襦下裙)和“深衣”袍服两大形制谱系以及首服、鞋履、发饰、面妆和配饰等物化表征。相比而言,只有对后者熟知到一定程度,才能对前者形成客观的理解。

  目前,在民间相对流行的汉服主要分汉、唐、宋、明四制。回顾历史过往中的精美扮相,以女性服饰为例,有汉的深沉含蓄、唐的华美新奇、宋的质朴清新、明的柔和自然,各种制式都是在多种源头文化交流中积淀的传统服饰文化瑰宝,格调高雅、内涵丰富。

  汉代服装已形成交领、右衽、襟带等基本结构特征

  汉代服装中最具影响力的单品,要数深衣和上衣下裳。这两类服装在战国时期已经成熟,均沿袭自商周以来形成的交领、右衽、襟带基本结构特征。西汉时期,男女同服的深衣多被用作礼服。由于当时裤子的形式还欠成熟,仅有类似现代裤装中裤腿似的胫衣,为了蔽体,深衣衣襟角置有系带可系在腰间,穿着时可将腰臀紧紧围裹。为了方便着装者身着深衣还能自如行走,汉人将衣襟设计为曲裾,从前往后、层叠缠绕。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彩绘木俑上看,他们身着的多为日常服饰的上衣下裳,前后两个衣片被连缀在一起成为裙,也被用作男性内衣。时至东汉,一种被称为“襜褕”的直裾长衣变得多见。深衣和襜褕最终都被放松量适度的直裾长衣所取代,也就是袍服。汉代流行外、中、内三层袍服穿搭,各层服装领、袖等部位的缘饰逐层显露,尤其是外衣在襟、裾处也有重彩缘饰。“衣作绣、锦作缘”也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固定标准得到延续,也奠定了中国服装和西洋服装相比更注重平面装饰的基调。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信期绣曲裾深衣就是代表。

  汉代的发型、头饰、面妆等也已很华丽,并为后世夯实基础,只是在现存的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和记载有限。汉代女性发式有推至头顶、分至两边和垂至脑后三种主要的发式类型,包括坠马髻、三环髻、灵蛇髻、一字髻、垂髻等。这一时期常见的细长眉形,一直流行到唐代桂叶阔眉出现之前。张骞通西域后从匈奴的燕支山带回燕支(红蓝花),汉人妇女也学会将面颊涂抹得红润鲜美。在汉代最初被称为“旳”的面靥,是以丹(朱红色)在面部双侧对称地点上两个小点,作为月事来临,无法接受天子、诸侯“临幸”的暗号,后来也成为唐宋时期主流妆容。

  唐朝装束突出胸部、拉长腿部,为裙装的设计创造良机

  到了唐代,最常见女性服饰为短襦或大袖衫与长裙搭配,再加以半臂和帔帛。唐代短襦以对襟窄袖为主,领型富于变化,衣襟敞开免于系扣,袖长至腕掩盖双手;大袖衫衣长至胯以下,衣摆多披垂于裙身之外。这种装束的腰线明显高于人体自然腰线,突出胸部、拉长腿部,为裙装的设计创造良机。唐代的裙装绚丽多彩,不仅流行红色的“石榴裙”“茜裙”,绿色的“翡翠裙”“翠裙”,还有以二色以上间隔拼接的“间道裙”。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女性木俑就身着间道裙。半臂类似现代服饰中的短袖衫,袖长于半臂之间。帔帛多以纱、罗等轻薄织物为原材料,自秦代就有,曾流行于魏晋,到了唐代盛行于后宫。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穿着时将中部披在肩头,两端垂于胸前形成各种造型。另一种帔帛横幅较窄、长度较长,可将其缠绕于双臂,举手投足间随风飘荡,动静相宜。唐代女子为天足,女鞋中常见鞋尖上耸一片的高墙履、鞋尖上部有重叠山状装饰的重台履和鞋尖相对平缓的云头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上美影归来,惊艳了中国动画的新年

下一篇表达人民心声 记录美好时代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