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珠宝首饰历史文化 玉器历史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二是产业链条完整化。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河南黄金工业已从当初单纯的开采发展成为地勘探矿、基建、机械安装、开采、选冶、销售、教育、黄金首饰设计与加工、黄金消费市场、黄金投资理财等各个环节相配套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这个体系中,有一大批“吨金矿”“万两矿”等规模矿山,有亚洲最大的黄金冶炼企业中原黄金冶炼厂,有河南省最早上市的黄金企业豫光金铅公司,有省内唯一的黄金应用型技术学校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还有一批省内黄金企业自有的包括投资金条及黄金首饰在内的黄金品牌。

  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黄金工业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特别是黄金行业市场化开放后,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了几大黄金集团,向集团化、集约化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小而散、条块分割的状况。目前在河南省内,除中国黄金集团、灵宝黄金集团、灵宝金源之外,国内的大型黄金集团紫金矿业、招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也都相继进入河南投资矿权,参控股黄金矿山,抢占资源,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充分竞争局面,搅动了黄金投资热潮,促进了河南黄金产业的发展。

  四是黄金消费普及化。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惠及人民,极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黄金生产带动了黄金消费,河南省不仅是全国产金大省,更是黄金消费大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省年黄金消费量为100吨左右,位于全国前列。作为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黄金消费总量虽大,但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潜力,未来黄金消费量持续增长前景可期。

  (二)三大重要节点

  相比国内老牌产金大省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河南黄金工业起步较晚。1976年秦岭金矿正式生产,标志着河南黄金工业化生产开始起步,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河南黄金工业只有秦岭金矿一座国营矿山,祁雨沟、枪马、银洞坡三座地方金矿。在河南黄金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发展节点。

  一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央提出的“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方针鼓舞下,河南黄金得以迅速发展。除国营矿山加快发展外,地方矿山不断建设投产,并且生产能力、选矿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波黄金大发展的热潮。河南黄金的产金区域、矿山数量、产量规模基本上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初步定型,为河南黄金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980年,河南省矿产金达到37333两;1984年达到119586两,跃居全国第二位,成为我国主要产金省;1985年,突破15万两大关,达到150479两。从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全省累计生产矿产金60.47万两,平均每年递增35.6%。

  这一时期,河南省实行中央办矿和地方办矿并举,既建国营矿又建联营矿,既建大矿又建中小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成为发动大家办黄金的有效途径;实行探矿先行、探建结合的办法弥补地质工作不足;实行边建设、边生产,由小到大、由土到洋,逐步发展提高的方针。这是节省资金、提高效益的正确道路,是一条符合河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河南黄金工业的道路。

  这一时期,河南省黄金采选冶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均有较大增强和提高。在矿山生产技术方面,成功推广应用了导爆管一次点火技术、震动放矿技术、锚杆与喷锚支护技术、合质金的金银分离技术等。

  特别是1981年以后对低品位氧化矿石的利用,广泛应用了堆浸提金工艺和氰化碳浆法提金新工艺,扩大了资源利用率,对倾斜薄矿脉的回采集成创新了留矿全面法。全省有15项黄金生产技术获得河南黄金科技进步成果奖,其中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工艺获得全国黄金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浅谈中国熊猫金币诞生记

下一篇:百年珠宝大业,竟是从对客户Say No开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