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珠宝首饰历史文化 玉器历史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合浦南珠驰誉于世,我国东南海域古称珠母海,为采珠之所。《合浦县志》云:“东抵乐民所西抵白龙城为珠池海界。”《旧唐书·地理志》云:“廉州合浦县有珠母海,郡人采珠之所。”《太平寰宇记》 云:“珠母海在县(石康旧县)西南一百六十里,珠母之海,去县八十里海采殊所,即合浦也”《合浦县志》云:“珠池在城东南八十里中。”《岭南杂记》曰:“珠池在廉州海中。”
  珠蚌古称珠母,“珠出于蚌之母,”(见《太平寰宇记》),又“珠母者蚌。”《铁围山丛谈》把生产珠母的具体处所,称为珠池。《廉州府志》云:“海面岛屿环围故称池云。”所谓岛屿环围,是指产珠蚌之海域处于礁屿、岩石围绕之,宛似城廓。也即是:“海中珠池若城廓焉……”
  合浦珠池名称和位置,各种史籍记载均有异同,《合浦县志》引类书曰:“出广东廉州珠池者四:杨梅,青婴、平江、永安。”《廉州府志》记载为五所:即乌泥、杨梅、青婴、平江、断望(一名断网)。《广东新语》曰七所:杨梅、青婴、平江、断望、白沙、海猪沙和乌泥。《通志》、《广东图志—合浦沿海图》则见一所手巾池,而无永安。白沙和海猪沙三处。
  合浦珠池之位置,均处于今北海市龙潭至合浦山口与广东乐民池之间,而今北海市虽旧属合浦辖,但在今北海市之海域在古代是没有珠池位置记载的。合浦古珠池位置是:断望(也称断网)池在今北暮至婆围海面,青婴池在今北海市龙潭至合浦西村海面,永安池在今山口永安海面,乌泥池在今广东廉东县凌录至合浦英罗海面,白龙池在今白龙海面,杨梅池在今福成东南海域,平江池在今南康石头埠海域。
  明代封建皇帝曾派太监驻扎白龙城监采珍珠,“驱无辜之民蹈不测之渊,以求不必得之物……”建国以来,珠池得到了保护。一九五八年合浦建成了珍珠养殖场,古珠池得到了新生,加上人工养殖珍珠试验成功,给珍珠生产带来了很大发展。现在合浦的人工养殖珍珠和生产天然珍珠,都同时受到了重视,使南珠更璀璨晶莹,光彩夺目,誉满全球。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中国人的翡翠寓意

    下一篇:源远流长的珍珠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