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天水市是甘肃省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城市,也是老工业城市。早在本世纪前10年,天水市就开始探索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的路子。

  伴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天水以其优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吸引了一些人士开始兴办实业,逐步开了甘肃工业发展的先河。近代工业化的号角吹响了天水城市发展的旋律,使得这里成为甘肃省第一座亮起路灯的城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更是赋予了这座古城工业发展的辉煌。

  改革开放的春风又为天水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回顾天水近百年来的工业发展历程,相继涌现的厂房大院与他们的起落转折,足以书写一部激动人心的断代史。

  时间的车轮从不停止,那一座座曾经孕育过伟大工业梦想的厂房,有的仍在继续运营,有的已褪去大制造大生产的外衣,有的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无论怎样,它们仍吸聚着世人的关注与期待。

  时光回溯到1966年的7月,沈阳低压开关厂380多名干部职工响应党和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带着设备、技术和希望来到天水,成为长控第一代创业者。他们靠“人拉肩扛”“干打垒”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天水这块热土上竖起了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的大旗。作为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的骨干企业,曾多次铸就辉煌。2007年,在国家产业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交由天水地方进行政策性改制。

  进入新时代,一座记载着天水工业发展的峥嵘岁月、凝聚着工人们辛劳与汗水的博物馆,在原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厂址上悄然诞生——天水工业博物馆,它承载着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今年,这座博物馆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本期我们循着馆内的历史遗存,找寻那些烙印在时光长河里的记忆。

  老工厂变身工业博物馆

  2012年,天水市根据工业企业发展需要,制定了鼓励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的政策,一些在“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企业逐步搬迁到了工业园。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就是最早搬迁的企业之一。留下的老厂因厂区内不同时期的建筑和工业设备、工艺生产、档案资料等,为这段发展史保存了“时代痕迹”。

  天水市委、市政府从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角度出发,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学习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探索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的有效路径,在城市改造中另辟蹊径,选择一条适合天水工业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利用长控厂旧址修建工业博物馆,利用天水岷山机械厂厂房修建钱币博物馆、岷山军工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纪念馆和农耕博物馆等,两厂通过有机更新的方式获得了新生,并为天水这座工业城市保留了一道浓墨重彩的记忆。

  2017年10月,天水工业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用地面积600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761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761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博物馆展厅、游客接待中心、地下车库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其间,先后征集和接受捐赠各类藏品约1.4万件。历经4年时间的修建,一座在工厂原址上建设、汇集了城市众多工业遗产的博物馆最终建成。

  保留老旧厂房留住历史记忆

  在修建的过程中,天水工业博物馆坚持了工业遗产现状保护(旧厂房、机器设备)和博物馆展示以及科技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天水近百年以来工业发展的缩影和历史足迹。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天水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也可以追寻曾经的“三线建设”时期带给人们的无尽回忆;感受科技体验带给人们的欢乐和工业文化的魅力。

  这里铭刻着老一辈人的辛劳与汗水,成为一个历史与现实交汇,文化与产业相融,集文化、旅游、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该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对厂区空间格局、线性序列、老厂房的布置以及部分工艺流程要素和环境进行了原真性的保留展示,同时根据博物馆的功能需求,穿插植入了新的建筑体量,作为老厂房在纵向与横向上的延续和“生长”。

  博物馆历史馆局部保留下来的混凝土预制板屋面和钢结构屋架以及水磨石地面,这些都如同无声的演员,与厂牌墙一起述说着那个年代火热的工业发展故事。

  科技体验馆是根据博物馆功能新建的建筑,现代科技感强烈,看似一个干净的玻璃盒子。如果说其他展馆反映的是天水的历史,这里则寄托着天水未来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与期望。

  展陈设计体现城市工业史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洮河岸边的牡丹之歌

下一篇陇东的大山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