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天然矿石经粉碎研磨后,仍以一种细微的颗粒状呈现,颗粒越大,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力越强,色相越稳定,正所谓“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大颗粒颜料具有耐光性强、不透明且质感粗糙等特点;细颗粒则反之,耐光性较弱、透明度较高、表面细腻而富有流动感。这些颜料颗粒与胶调和后附着于壁面之上,如同无数跃动的音符,在相互碰撞中奏出美妙的色彩旋律。

点石成色 溢彩千年 ——浅谈敦煌壁画的石色妙用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画与孔雀石、青金石色彩对比 资料图片

点石成色 溢彩千年 ——浅谈敦煌壁画的石色妙用

  敦煌莫高窟第322窟藻井壁画与蓝铜矿、雌黄色彩对比 资料图片

  色彩配置之妙

  敦煌壁画的工匠、画师在以青、白、红、黑、黄为正色的中国传统五色观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域外色彩文化,借助叠置、错落、点缀、呼应等色彩布局方式,采用平涂、晕染等技法,巧妙搭配纷繁的装饰纹样,以形写神,随类赋彩,创造出极具装饰性和象征性的敦煌壁画艺术风格和色彩样式。

  试看初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第329窟,飘逸灵动的飞天形象环绕窟顶藻井中心的莲花四周,祥云和花瓣点缀其间,周沿各层以连续的忍冬纹、联珠纹和垂幔纹进行装饰。壁画在色彩的营造上以土红色铺底,石青、石绿、赭石等颜色有序组合,色层相互叠加,色块紧密交织。动与静、繁与简、浓与淡的节奏变化,创造出富有韵律的装饰美感。

  再如构思精妙的佛像背光,借助有序交织、繁而不乱的色点、色线、色面,产生色光流动变幻的视觉效应,营造出光影交叠、形色相融的空间意境。由此可见,装饰化、平面化、秩序化的色彩组合,既富于变化,又有章法可循,成为敦煌壁画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特色。

  了解和掌握复杂的颜料属性,是解开敦煌壁画艺术密码的钥匙,更是壁画保护与修复的重要基础。壁画颜料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日常的监测、维护、记录以及建立科学的色标档案和色标体系,可为临摹、修复已破损或即将消失的壁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如今,古老的石色制作技艺仍在传承使用,在壁画、重彩画、岩彩画、唐卡等美术创作中都大有可为。而敦煌壁画中那些经典配色也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宠儿”,正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得灿烂而神秘的石色之美在当代绽放出新的光彩,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作者/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讲师李海磊、石家庄市画院专职画家邵永康)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天下第一简”,如何架起中外交流之桥?

下一篇黄河流域史前彩陶之路系由陇原东传中原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