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关于舞蹈形式 黑山岩画中众多的舞蹈图像和舞蹈形式,舞蹈有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舞,画面中人物欢快喜悦、翩翩起舞。四道股形沟的舞蹈图最多,他们排成队,单手或双手叉腰,穿长裙或短裙,动作统一整齐,气氛热烈欢快。

  关于宗教文化 黑山岩画中许多反映先民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生物崇拜、图腾崇拜及佛像、佛塔图像。佛塔岩画有三层塔,五层塔和佛龛,不乏精美制作。众多的佛像、佛塔岩画体现出古代往来于黑山地区的游牧民族期盼风调雨顺、安宁祥和的美好心愿。

  关于艺术特色 黑山岩画刻凿方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磨刻法、敲凿法、线刻法三种,采用了写实、夸张、传神、抽象、符号化等艺术手法,使图像显得有立体感和空间感,艺术风格别具一格。

  四

  为进一步挖掘黑山岩画文化资源,推动黑山岩画保护、利用和研究工作,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2017年夏天,中外岩画研究专家共赴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四道股形沟岩画遗址和石关峡口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吸引了来自意大利、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和我国众多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

  第一届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国际史前科学副会长、意大利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主任艾曼纽尔·阿纳蒂(Emmanuel Anati)表示,这里的岩画令人印象深刻,岩画造型非常漂亮,题材丰富多样,展现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状况。

  美国考古学家、著名的印第安岩画研究专家阿丽斯·M·特拉提巴斯(Alice M Tratebas) 说,在人类狩猎采集时期世界岩画所表现的场景具有相似性,主要都是狩猎场景及对动物的描绘等,但较为晚近时期,岩画中会更多体现仪式等人类的活动。她还表示,当前对于岩画的关注还不够,岩画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来重新唤醒。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认为,嘉峪关黑山岩画在精美程度上令人非常吃惊,部分岩画非常漂亮,制作讲究。岩画中出现了早期的宗教符号、生产生计模式,甚至出现集体性的祭祀、与战争相关的操练,其传达的文化信息十分密集丰富。黑山岩画代表了早期的草原丝绸之路文化。

  “岩画是古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的艺术珍品,他们将劳动时所看到的场景通过图画、文字的形式描绘出来,是历史的记事本。” 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张斌说。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张晓东表示,今后要更深入挖掘黑山岩画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反映的自然变迁、思维特点、原始崇拜、宗教信仰、狩猎方式、畜牧经济、舞蹈形式、艺术风格,以及黑山岩画与玉门火烧沟文化的关联性。要从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挖掘岩画所体现的古代人民勤劳、智慧、坚忍等精神。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位于丝路古道上的黑山岩画,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画卷,展现了远古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面貌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的历史之谜。(文/徐树喜 高建刚 刘恩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唐代吐谷浑人的历史印记

下一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乐舞艺术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