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文化网

  天水市清水县古称上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山西南麓。清水县与陕西宝鸡毗邻;南临渭水,与天水市麦积区为界,分别与秦安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接壤,素有“陇上要冲,关中屏障”之称。这里曾是农业民族与牧业民族文化的交融点,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为清水剪纸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水剪纸既拥有不同地域剪纸的共性,又具备本地域的独特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手法简洁、线条明快,有着强烈的乡土气息。清水县有“剪纸三杰”,即王永兰、成熙斌、陈进录,他们三人的剪纸,都获得过国家民间剪纸大奖,被称为“剪刀上行走的艺术家”。此外,还有很多喜爱剪纸的妇女,默默地奋斗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

  清水剪纸类型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美化室内环境的窗花、墙花、顶棚花等;二是烘托喜庆气氛的喜花、礼花、供花、灯花等;三是专做刺绣底样的鞋花、肚兜花、枕头花等;四是民俗活动中使用的祈雨青蛙剪纸等;五是庙宇用的染色剪纸彩挂笺等。

  清水剪纸的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花鸟虫鱼、走兽、吉祥图案等。内容多样、风格淳朴、千姿百态、意趣盎然的剪纸作品,既充分表现了艺人的气质、情操,又反映了清水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据清水一些出土文物考证,清水民间剪纸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民俗礼仪中用途广泛。

  清水民间剪纸经过世代传承,制作工具、材料等也随之不断改进、升华,由原来的单一剪制发展到现在的剪、刻结合。剪法主要有“阳剪”和“阴剪”,线条以锯齿纹、月牙纹、弧线、直线为主。剪纸材料由原来的绢、布、纸发展到现在的宣纸、蜡光纸、金银纸等。剪纸作品由随意性发展到今天的主题性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水剪纸艺人在继承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开始追求新的艺术境界。新的剪纸作品有人物、花鸟、风景、戏剧脸谱等,这些作品主题鲜明,耐人寻味,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如今,人们不仅将剪纸用于装饰厅屋,还将剪纸作品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更引人注目的是剪纸已经进入了艺术收藏家的视野。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第十届文旅融合与创新论坛9月在武威举办

下一篇放大甘肃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