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文化网

  虽然现今大型收割机陆续取代了传统的麦收农具,“小满会”也逐渐失去了置办农具、备战麦收的功能,但它依然是一方水土的节气习俗。

  小满有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萧放介绍,小满之际,正是苦菜枝繁叶茂之时。《颜氏家训·书证》中记载: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所在有之。小满前后正是吃苦菜的时节。《周书》有“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味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本草纲目》记曰:“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在明代的《救荒本草》中,苦菜的吃法是采苗叶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净,油盐调食。

  二候靡草死,意思是,细软的草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礼记·月令》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悫在《礼记集解》中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

  三候麦秋至。陈澔在《礼记集说》中写道:“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于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初夏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而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因此古人也称初夏为麦秋。宋代寇准有一首《夏日》写道:“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古人认为,小满三候有着象征意义。《逸周书·时训解》曰:“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麦秋不至,是谓阴慝。”意思是,如果苦菜不开花,则贤人潜伏不出;如果靡草不枯死,则国内盗贼泛滥;如果气候不变热,则阴气太凶恶。

  在宋英杰看来,古人以五谷为养,且以作物的籽满粒足为满足,于是便将这种心情寄托于节气。因此,小满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种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心态。

  麦已小熟,天未大热,此时正是乐享生活“小满足”“小确幸”的好时节。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网络中国节·小满】小满:独具古人智慧的节气

下一篇【网络中国节·小满】微视界——小满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