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文化网

从古至今,黄金首饰一直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每逢喜庆的日子,如寿宴、婚宴等,人们都喜欢佩戴黄金首饰。2013年,国人的疯狂购金热潮更是震惊了世界,可见中国人民对于黄金的热爱。

那么,我国的黄金饰品产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目前,黄金市场规模又是什么样的?近年来,哪些类别的黄金首饰更受欢迎?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

黄金饰品产业发展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黄金产业经历了由“统购统配”管理到逐渐放开的发展历程。1950年,为稳定金融、恢复生产,我国出台了《金银管理办法》,由央行负责金银的统管、统配和统购,冻结了民间的金银买卖。1957年,基于对黄金储备需求的增加,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对黄金工业发展做出详细规划。1982年,我国开放了国内黄金饰品零售市场,民间金银贸易逐渐恢复。1983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黄金的收购、配售、价格制定和生产加工等业务统一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该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黄金的管理。

古法黄金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风口

2017-2019年不同工艺黄金饰品市场份额

20世纪90年代,黄金的消费属性逐渐增强,国内黄金消费需求增加,黄金产量也逐步增加,供需两旺,我国围绕黄金的定价机制、供应制度、黄金饰品零售审批制度等进行了改革。1993年,黄金固定定价制度改为初步与国际价格接轨的浮动定价制度,但保留了10%的收售价差。1998年,在深圳试办了黄金寄售业务,以满足用金企业需求,同时将黄金收售价差缩小到2%。从2001年6月1日起,我国实行黄金周报价制度,黄金价格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2001年11月,黄金制品零售管理审批制改为核准制。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运行,标志着黄金市场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古法黄金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风口

2017-2019年古法黄金饰品市场规模

黄金饰品制作工艺变迁

我国黄金饰品的加工和使用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在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早期墓葬品中有珥形金饰,这表明当时已经掌握了黄金加工制作的工艺技术。

古法手工制金工艺,始于春秋,历经唐宋,兴于明清,是中国历代皇家制金绝技。主要包括古法铸型、手工搂胎、手工扩胚、手工锤揲、手编花丝、手工镶嵌、手工錾刻、手工修挫、攒焊成型、金胎珐琅、手工表面处理、金银错、点翠、炸珠、银/铜鎏金等工艺。

现代制金工艺的突出特点则是机械的使用,使首饰加工实现了规模化和自动化。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失蜡浇铸、冲压、机链加工、电镀、喷砂、车花、抛光等。另一个特点是工艺的迭代创新。在我国珠宝产业发展初期,消费者看重黄金饰品的材质,对款式、工艺以及文化内涵相对忽视。近年来,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黄金饰品投资属性逐渐被弱化,商品属性日益凸显,工艺、设计和文化等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千禧一代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体以后,市场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珠宝企业尝试通过改进黄金生产技术、创新加工工艺,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诸如3D硬金、5G黄金和古法金等多种黄金饰品品类先后被推向市场。

黄金饰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19全球珠宝首饰黄金需求量为2107吨,中国占比32%左右,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中国黄金首饰用金676.23吨,金币金条225.8吨,市场规模约为3700亿元。

古法黄金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风口

金一文化越王古法黄金精品花丝手镯

2015年之前,我国黄金饰品市场的产品主要为普通黄金饰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其余品类较为少见。2017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以及千禧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终端市场的黄金饰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普通黄金饰品因克重大、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等因素导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由2017年的75.15%下滑至2019年的50.20%。3D硬金饰品则以克重小、硬度高、立体感强,以及款式多样等特点持续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23.25%增长至2019年的24.36%。5G黄金饰品作为3D硬金饰品的升级版,以其克重小、硬度高、时尚感强、韧性好,以及成色足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群体的关注,特别是千禧一代消费者的偏爱,2019年该系列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13.25%。

古法黄金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风口

金一文化越王古法黄金精品花丝宝符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罗湖水贝黄金珠宝直播基地启动

下一篇172年上海悠久老店老凤祥 黄金饰品龙头企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