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文化网

  一艘白色的万吨军舰,满载着先进医疗设备、中西药品和医护官兵,不仅服务祖国万里海疆,还驶向三大洋六大洲,治病救人、推进和平、传播友谊、交流文化,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这是中国海军献给世界的一份大礼,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形象的一次最新宣示。观看电视剧《和平之舟》,心中一直难以平静,时时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责任担当。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十多年,到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20多万人提供医疗服务,动人事迹不可胜数,如何在一部片子中加以艺术呈现?创作者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精心编织了在“菲尔”号货轮抢救感染鼠疫的患者、在公海勇斗“优雅”号商船贩毒分子、赴威利进行台风后的伤病救援、在远航中给全舰和护航官兵检查身体并给20个人过集体生日、到曼苏达和塔桑达去救治黄热病等传染病患者、到政局动荡的维纳卡加亚去抢救被炸伤的病人……通过七八个主要故事来以点带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概括能力。

  当然,故事好编,零件(细节)难找。细节描写的生活和艺术含量才是艺术真实的生命,是作品感染力的基础。我认为《和平之舟》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正在于创作者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用堪称无距离、真实的细节描写来呈现船上官兵特有的生存方式,并满怀爱心和激情地去揭示这群在全世界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海军官兵那非同寻常的生命体验,有力地提升了剧情的真实感和新鲜感,使一个个崭新的人物形象都血肉鲜活,令观众感到可亲可敬又可信。

  如反复出现的“和平方舟”的起航与入港,迎风战浪,官兵常年在舰上的饮食起居、训练、乘小艇出行、救治病人的专业对话和动作,抽空给家人打电话的姿态,上岸搭建临时医院、抢着背传染病人上车、在爆炸声中抢救伤者,凡此种种都充满生活质感,亦符合专业规范,使观众很容易就进入剧情并感到新鲜。

  尤其是在那些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的关键处,这种真实细节和激情贯注的作用就更加突出,比如,在“菲尔”号货轮营救鼠疫患者回“和平方舟”时,有个儿童患者因不肯跟陌生的中国医生走,直升机油不够要立即返航,千钧一发中男一号张渡航医生冒险摘下防护口罩,对他说:“我是人,不是魔鬼!”抱起他就上了直升机。在剧中的典型环境中,这一细节极具生活的真实感,又凸显了主人公那视生命救援高于一切的崇高信仰和人格魅力。

  再如在曼苏达,围绕要不要冒险给玛卡取心脏旁边的子弹,张渡航与其他医生的争论;在塔桑达,围绕要不要给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哈亚做剖宫手术,路阳与妇科军医齐暖的那场激辩,那样有专业知识含量,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和性格的合理性,都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受到深深的吸引和震撼。

  真正的艺术创造,都是对生活、对世界独持的精神发现。《和平之舟》的创作者在以精彩的细节描写来感染观众的同时,对“和平方舟”号官兵的精神风貌和信仰追求的独持发现也作出了可喜的努力。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打通医生以救人为天职的宗旨与当代国家使命意识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提升。比如,当“优雅”号贩毒头目受伤感染、“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孙诚海院长要给他做手术,贩毒分子怀疑地质问:“为什么要救我们?”“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政委叶南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你重新做人”。在告别塔桑达的讲话中,孙诚海引用中国古话“和为贵”“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总结说“因为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它生动地表现“和平方舟”号海军官兵的崭新实践正在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实践支撑,给我国军人的国家使命意识注入新的内容。

  其二,对“和平方舟”号官兵独特的奉献、牺牲精神的新发现。凡崇高信仰的坚守都要以信仰者的牺牲为代价。《和平之舟》中心直口快的护士长姜俊波说得好:“要说没有牺牲是假的,但我的牺牲是值得的!”该剧敢于真实地表现长期不能上岸和援救工作繁忙带来的多种牺牲:姜姐与丈夫离婚、许白失去答辩晋级的机会、路阳失去男友、张渡航妻子沈默因接丈夫难得的电话被车撞了脑袋、汪鸣一个人与电机打交道时间太长而失去了社交能力,都写出了人性的深度。张渡航和汪鸣的独特牺牲方式,更是该剧的新发现。所有这些牺牲的呈现都没有归结为消极沉沦,而且致力于揭示牺牲本身的值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电影《跨过鸭绿江》用恢弘场景讲述守护和平的使命

下一篇在人生缺口处照进一束光,比“话题”更具意义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