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文化网

  3
  让“美”尽情绽放
  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动态的、长久的,与之对应的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问题萌芽之时,有关部门也在及时为其“去杂枝”、“扶根本”。随着政府逐步将体育、美育纳入中考体系,在素质教育的“刚需性”随之增强的背景下,针对艺术教育机构的监管政策正趋于严格。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严格规范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招生宣传,不得以承诺通过任何形式的文化艺术水平测试、考试等作为招生诱导。
  对于艺考规范化,2021年9月,教育部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首次针对艺术类专业考试发布的纲领性、指导性意见。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提到:“艺考问题之复杂,改革之艰难,远超想象,但改革却从没停步。”
  多年来,艺考中“专业”与“文化”的博弈从未停止。《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此外,从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将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这样一来,艺考则不再“易考”,不少“投机行为”的成功率也将被大大降低。不过,在另一方面,《指导意见》之下的艺考或将变得“易考”。
  莘莘学子的艺考之路从最早的只有校考,发展到后来的省统考与校考结合,再到如今以省统考为主。《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扩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范围,省级统考已经覆盖的专业,原则上高校不再组织校考。
  组织考试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省统考显然会比校考组织更加规范。减少了校考,让专业队伍办专业的事情,既方便了考生就近考试、实现“一考多用”,也减轻了学校分别组织考试的负担。
  《指导意见》实施后,徐然、李欣等历届艺考生所经历的奔波,将会成为过去。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助力,或真正让“艺考大军”这道风景线成为历史,艺考生省去舟车劳顿,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网线的传输。
  线上艺考真正开始普及,是在2020年前后。2020年全国艺术类专业报名人数原本预计为115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诸多高校发布了艺考调整方案,更多专业将首先通过线上测试选拔人才,让天南海北受疫情阻隔的艺考生有了线上逐梦的机会。
  此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方式。“相关考试可采取‘全程监控、现场录制、提交作品、考评分离’的方式(即现场录制本人作品并提交,考后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分),也可通过实时网络视频等方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乡村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燃灯者

下一篇新任教育部部长大谈“艺术教育”,实现成绩艺术两手抓,家长无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