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珠宝首饰历史文化 玉器历史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图)因为美丽所以收藏

刘静


  一提到收藏,有的人认为那是文人雅士的“专利”,也有的人觉得那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收藏的原动力不在于钱,而在于爱好。人各自的喜好不同,追求藏品的类型也不尽相同。集邮爱好者之所以痴迷一枚枚小小邮票,并不一定完全关注其本身的价值,而在于领略那方寸之间蕴含着的大千世界。有的人痴迷门券,有的人专收藏火花,还有人收集打火机、铅笔刀、扑克、钥匙坠什么的,至今也没听说此类藏品如何升值,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意自然是乐在其中。
  在个性中做最真实的自己
  玩家:刘静职业:某个性婚礼公司总经理玩龄:20年
  喜欢收集银饰,到现在,她收藏的近百件银饰已经占据了满满当当三个首饰盒。
  女人天性喜欢首饰,每个女人在她的生命里,无一例外总会拥有几样首饰。而提起首饰这个词,恐怕很多人脑海里会浮过珠光宝气。的确,钻石是奢侈的,黄金是昂贵的,珠宝是名贵的,戴上它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炫耀腰包的嫌疑。而对于拥有近百件银饰的刘静来说,银是一种完全属于青春、属于时尚、属于个性的选择。
  品位和格调是女人精美的包装,缺少便是一种枯萎。健康与修养是女人不可多得的珍品,拥有便是一种磁性。而刘静就是将这些都坐拥自己怀中的女人,如精品瓷器,需有距离地欣赏,却又有那种让人亲近让人感动的内容。
  从一开始,刘静给人的感觉就是众多对立面的完美结合体:朋友从尼泊尔带回来的孔雀蓝民族服装在热情洋溢的红色毛衣相映成趣的调和下,顿时明亮生动起来;爽朗热情的嗓音推翻了她那娴静柔和的外表带给别人的最初印象。兼容并蓄,在个性中做最真实的自己,这就是刘静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一次,采访对象郑重其事地拿了一个首饰盒来,那里装满了与她互相映衬的光彩———多年收集的银饰。
  美丽需要个性
  首饰和女人,是天生绝配。在女人的服饰字典里,首饰是展示美丽的经典配饰。虽只是系在手指上、手腕上、脖子上的一个结,但却让佩戴它的人在不经意间成为时尚焦点。于是,刘静将这种风情收藏,并且选择了银饰。
  为何偏偏喜欢银饰,连刘静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从小时候收到奶奶送的第一对银耳环时开始喜欢的吧,虽然那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耳环。”长大以后,刘静成为了一名空姐,工作让她跑遍了中国各个城市,而每个城市不同风格的银饰更让她爱不释手。到现在,她收藏银饰已经占据了满满当当三个首饰盒。
  “我的银饰大多不贵,也就百多元,不过它有一种神秘的张力,放在那里也许并不起眼,可是被有心人戴在身上,立即会让你有别样的气质:脱俗的、不羁的、漠视的、不屑的、有许多故事的、耐人寻味的……更重要的是,银饰洗练明亮却不造作张扬的光芒,最适宜配搭秋天的衣装,绝对不会抢了你心爱衣衫的风头,却仿若你裸露在秋风里的项间腕上的一句楚楚动人的情诗。如果你是个比较传统的女人,花卉图案加上十字架图案手镯一定适合不过了。如果你嫌一般的银器手镯过于简单的话,叶纹手镯可以令整只手镯的感觉显得特别……总之,不论哪种风格,银饰的多种个性都会给你一种别样的风情。”提起对银饰的见解,刘静滔滔不绝。
  从苗族新娘身上摘下的老银片用桃木镶边的项链吊坠,复古做旧的半宝石银戒指,一件三戴的巧思耳环,这些极具时尚奇思而又历久弥新的银饰,在刘静口中娓娓道来,每一件的出处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样的得来都像是一段传说。
  数年下来,刘静收藏的银饰已近百个。但是,在她看来,老银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一种可以记载生命历程的轨迹,它所蕴涵和表达的深意远不只是一季的流行。所以,除了参加派对等一些场合的需要,留在刘静腕上大部分时间的是一条由数十个银钉串成的手链,“对它情有独钟是因为它来自于一位相交多年好友的馈赠。”
  收集银饰收获友情
  “从收藏银饰中我了解到云南的银矿很丰富,既给银器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也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二十六个民族能比较方便地享用银饰来装扮她们。登上滇南的阿佤山,你会看到贫穷的佤族姑娘耳朵上都挂着象脚鼓式的耳柱,银项圈有小指头粗;澜沧的拉祜族姑娘裙袍边上镶满闪亮的银泡;景颇族妇女节日里更是一身银饰,跳起手帕舞来有节奏地发出‘刷刷’清脆的声音;红河边上的花腰傣姑娘从背心到外衣,里外三层都镶满了一排排银穗银泡,再系上锈得精美的花腰带,款款走在月光下如同宫廷的贵族。难怪她们会自称是傣王室的后裔。”
  让刘静一直很感动的一件事是,两年前她去到一个花腰傣聚居的村寨,想去寻觅用手工打造,工艺更独特的饰物,经过多方寻找,才在红河边上的漠沙镇附近一个偏僻村寨,见到了一个从祖辈起就为花腰傣打造银饰的匠人。
  听说刘静是从重庆远道而来特意来寻找他,匠人很感动,兴奋地要给她打造一件银饰。但听说刘静没带原料,他进屋找出一枚光绪年间造的“云南半开”对她说:“算了,你远道而来,我把这个熔化了,给你找一对素馨花耳环。你只要出三十五元成本费……”
  刘静知道这枚光绪年间造的“云南半开”的价值,很是感动,她只对匠人说“你的情我领了。下次再说吧!我会带原料来。”那次,虽然刘静没有得到手工精致的花腰傣银饰,心情却很愉快,那个朴实的银匠令她难忘,“我收藏了一份比银饰还贵重的诚挚感情呢!”
  而在重庆的很多朋友也都知道她的爱好,会在外出时有意识地帮她留意。最有趣的是有时候朋友们赠送的银饰,竟然会在几年之后组成一个系列,这让她在惊喜的同时,更增加了对友情的珍惜。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红宝石的传说

    下一篇:德兴永金箔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