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甘谷人外出,别的东西可以不带,辣椒却是必备,外地人不解,以中国之大,还愁没辣椒吃?辣椒有,但在甘谷人的情愫里,比甘谷辣椒更香的,少!甘谷辣椒,别说甘谷人爱吃,皇帝也爱吃。一句多少带点笑意的话,却引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雍正帝散朝,至一小房前,透过窗纱灯影,见内有一人手持一坛津津忘乎所以,雍正帝甚为好奇,遂径直而入。此人吃得正香,初未察觉,偶尔抬头,见皇上驾到,大吃一惊,顾不得收拾桌上杂物,跪伏在地,惊慌之状让雍正帝哑然失笑。此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甘谷人巩建丰。雍正见状,指着小坛问:“内中何物,如此馨香四溢?”

  “禀万岁,坛中乃家乡所产土物——辣椒。”

  言毕,当即打开一坛呈于帝前,雍正问:“如何享用?”巩建丰说:“任意皆可,犹以馒头辅之为妙。”说时递上一个馒头,雍正帝馒头夹上辣椒,连吃数口,香汗微沁,直呼过瘾。

  “如此美味,岂能独自享用。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巩建丰答道:“与皇上乐乐,极乐。”

  “如此,还不多多供奉朝廷,让众人皆得此美而享之。”言罢,君臣相视而笑。甘谷辣椒由是成为贡品。

  甘谷辣椒品质好不说,连外形都好看,色泽红亮,肉厚油多,角条细长,皱纹均匀,制干率高,味道浓郁鲜香,具有开胃健脾、养颜明目、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富含十余种矿物质营养和多种维生素。品质说品质,但辣椒其实并非娇生惯养之物,国内外除少数地区外,绝大多数地方都可种植,生长都不错。但甘谷辣椒却能在国内外辣椒的众香国里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想必定有其独特所在。

  甘谷辣椒之所以品质卓异,鹤立鸡群,和甘谷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不无关系。甘谷渭河流域河谷地区和散渡河流域川台地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种植辣椒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没办法,天赐之区,必产名物,老天爷要偏爱一个地方,不需要多少理由。甘谷辣椒种植,有据可考的历史在四百年以上,几百年来,甘谷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过去是借助优势,精耕细作,如今在此基础上仰仗科学技术大显身手。甘谷人不但会种植,更会培育优良品种,从而保证甘谷辣椒产量提高,品质不变。五万亩的种植面积不算很大,但这是品质一流的五万亩。在种植加工的一系列环节上,甘谷人手中紧握两张牌,一是地方特色牌,二是精品战略牌。乘着这双有力的翅膀,甘谷辣椒畅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学研制开发的面、丝、片、丁、油、酱等数十个辣椒系列产品,满足了海内外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陇上椒、全录王、永宁春、古风台等几十家辣椒加工企业互相竞争,使甘谷辣椒保有其旺盛的活力,品质几近完美。不论在多大的超市,包装上印有“甘谷”二字的辣椒,绝对抢手。甘谷辣椒不吃没办法,只要吃一次,再吃别的辣椒时,全没了味儿,自此以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甘谷辣椒,香字当头,辣在其次,辣中带香,香中含辣。你看那加工过程,细针缝线,先用清油干炒,火候极讲究,小了油入不进去,大了皮焦瓤生。然后用剪子剪成菊花瓣似的细丝儿,或面,或丝,一整套工序下来,精细到不能再精细的程度,辣椒的加工成了生活的辩证法,这样做出的辣椒,能不香,能不对着窗户吹喇叭——鸣声在外。

  甘谷人崇尚礼尚往来,赠人辣椒,不仅仅是对自己产品的自信,更是对客人最高的尊敬。甘谷辣椒不仅仅是辣椒,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甘谷的精神,火辣辣的事业脚踏实地地干,喜洋洋的生活有滋有味地过。

  甘谷是辣椒之乡,辣椒是甘谷的地理标志。

  甘谷——无辣不甘,无谷不椒。

  相关链接

  陇上名产——甘谷篇

  甘谷县是甘肃省天水市下辖县,甘谷古称“冀”,建县已2700多年,有“华夏第一县”之称,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甘谷县有哪些陇上名产呢?

  1.甘谷辣椒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丝路明珠党河大峡谷

下一篇甘肃明代军堡永泰古城探丝路旅游“新景观”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