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珠宝首饰历史文化 玉器历史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美洲白银的开采和流通,加强了世界各地贸易的联系。十六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市场开始建立。西方世界用白银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的丝绸、瓷器、香料等商品。而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在地理大发现后的两三百年内,在国际贸易中基本处于“只卖不买”的状态,造成了大量通过国际贸易得来的白银流滞留在了中国。

  位于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是连接中国和西方世界贸易的重要桥梁。通过意大利的中西贸易路线有两条:一条商路以黄金为主,从热那亚到安特卫普(或波罗地海),另一条商路便是以白银为主,穿过波斯、印度和菲律宾,到达中国。

  在十六世纪的中国,同等克数的黄金和白银,其实际购买力比值大概是四比一,而这个数字在欧洲至少是十二比一。像狗一样嗅觉灵敏的商人很快发现,同等克数的白银,在东方能够交换到更多的商品,于是西班牙帝国在美洲殖民地攫取的大量白银,从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迅猛侵入地中海贸易,白银作为支付通货和热钱,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

  浩瀚的地中海是一个流动着各种货币和商业票据的大池子,金银铜铁等贵金属都在这个池子里,西方世界对黄金的依赖像淤泥一样牢牢锁住黄金,把它沉到池底,致使黄金每次贸易周期都在一年以上,迟缓的贸易周期,导致作为通货的黄金,无法在国际贸易中建立起有效的信用体系。能够支撑起中西方信用体系,并可以维持长期贸易稳定的通货,必须是一种价值高,双方都乐意使用的货币——白银恰恰符合了各方需求。

  与此同时,如果西方不输出白银,南美洲运来的大量白银现货,会导致欧洲白银价格暴跌,严重损害白银宗主国西班牙的利益,白银出口的压力,恰恰遇到了中国市场对白银的急需。于是在内外两股力量的推动下,白银贸易水到渠成。

  我们都知道每一样商品、原料或者服务,都包含成本,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力成本长期处于极低的状态。中国富人的轿子,秦汉时期是用牛拉着走,到了明清时期却变成了人抬着走。

  中国的农业,很早就使用牛拉犁耕作,但到了明清人口大爆炸时期,江南地区(中国的粮仓),反倒开历史倒车,转而使用铁搭(即猪八戒拿的耙子,人可以刨地)取代了江东犁,“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大工开物·乃粒·稻工》),用人力耕田,取代了用牲畜,可见当时人力成本之低,还不如一头耕牛。即使到了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民国,体力劳动者如“骆驼祥子”等下层民众,每个月奔波劳累,也只能够赚到一两块银元。

从装饰品到通货:改变中国历史的白银

骆驼祥子

  极低的人力成本,生产出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一旦找到销路,便意味着极高的利润。茶叶出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力生产成本极低,但是出口欧洲的价格却非常高,其利润回报率甚至超过了鸦片战争中的鸦片利润。
 

  主流观点认为,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通过海上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达六亿两。白银的流入,促进了中国国内经济的活跃,维持了经济贸易的稳定,使国内手工业和农业有了显著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 
 

  1644年英国内战爆发,英国新生代资产阶级取得了胜利,资产阶级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接下来的工业化大生产阶段,英国资产阶级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难题。一方面,英国国内市场狭小,内需不足,另一方面,北美独立,英国丧失了北美巨大的市场。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英国,不能眼睁睁看着日不落帝国走向衰落,于是上层阶级,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远东——中国!对,就是中国。
 

  中英贸易,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让所有英国政客都绞尽脑汁,寻求解决办法。崇尚“平等贸易”的英国,最初并没有打算诉诸武力。英王乔治三世是一个非常有政治野心的国王,他带领英军在北美和印度击败法国后,英国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增长,大肆在其殖民地玩起贸易垄断和剪刀差。对待中国这片巨大的市场或者说这块儿肥肉,英王乔治虽然垂涎三尺,但他最初还是希望通过商贸谈判的方式,来取得平等贸易的权利。

从装饰品到通货:改变中国历史的白银

马戛尔尼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戈壁玛瑙珠宝化是其发展的必经之途

下一篇:玉猪龙有何历史来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