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大暑注意身体、情绪两“中暑”。大暑时节天气炎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容易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发现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休息,适当地给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或酸梅汤,会得到缓解。

凉粉.jpg

  在注意防止身体中暑的同时,大家还要当心“情绪中暑”。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烦躁焦虑、思维混乱、食欲不振等情况,这是“情绪中暑”的表现。“情绪中暑”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波动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预防“情绪中暑”,要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做到心静;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遇到不顺心的事,尽量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清嘉录》记载,在三伏天里,“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所谓凉粉,是用木莲草熬汁后取纱布滤清,和水凝结成块,用于解暑。凉粉在宋代便见于记载,流传至今已有千年。

  在四季轮回里,夏天是成长的季节。在生命长河里,夏天是人生热情奔放的时候,大暑天,是夏天里最是激越、欢跳的诗行。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下一篇立秋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