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天水伏羲庙创建初期,官方祭祀程序较为简单。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陕西监察御史张鹏、秦州知州黄仕隆主持制定了天水伏羲庙祭祀大典礼乐制度,张鹏亲作《太昊庙祀乐章》,祭祀程序开始规范完备。之后,回乡的天水籍朝廷大员胡缵宗又根据祭祀的七个程序撰写《太昊庙乐章》,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瘗》等词典之乐,从而进一步细化了祭祀程序,由此可见在明代嘉靖时期天水伏羲庙的祭祀程序依次是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瘗七部分。具体祭祀程序为:祭日前发告文,祭日时满院仪仗威列、龙旗飘扬,参祭官员身着朝服、整冠恭立,待吉时一到,号令三匝,炮鸣九响,随之出榜文、迎神,迎神后行三献礼,三献礼毕后,祭祖大典开始。主祭官恭读祝文,主祭、陪祭、民众依次参拜,而后城乡民众开始敬奉香火、祈祷平安。临暮时分彻馔,最后望瘗送神,祭祀典礼结束。这种祭祀程序在之后的春秋两祭中都是沿用的,直到明代后期改为一祭三日,即一迎神、二大典、三送神。
清代礼仪缩减,民国时期更是大不如前,但春祭一直作为官祭延续,所以祭祖程序仍是完备的。农历正月十五出榜迎神;正月十六零时正祭大典,其间礼炮九响,屠宰乌牛、白马、猪三牲献血,盥洗后将三牲首供于香案,再敬献蔬果、饼羹、肴馐、清茶、美酒等祭品。正祭典礼主要为主祭、陪祭依次列香案前醒香、上香、稳香、进爵、三奠酒,恭读祭文,行三拜九叩之礼。祭祀典礼结束后民众敬香。下午焚榜送神,将榜文焚于伏羲庙先天殿焚炉内,最后将所焚之灰撒入藉河,祭祀结束。秋祭从清中期以后成为民祭,故而祭礼相对简约。
1988年公祭活动恢复后,参考传统祭祖程序,采用了新的祭祀程序。即为:公祭开始,鸣炮13响(代表13亿华夏儿女共祭),击鼓鸣钟,主祭人恭读祭文,敬献祭品,敬献花篮,瞻仰圣像,行鞠躬礼,乐舞表演。结束后群众祭拜,整个大典仪程都是在天水伏羲庙院内举行。
2005年,伏羲庙门前修建了一万平方米的祭祀广场,同时大典又升格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祭祀仪程变更为六项内容:第一项,全体肃立、奏乐;第二项,击鼓鸣钟(击鼓34咚,象征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中华儿女共祭伏羲;鸣钟9响,代表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的无限敬仰);第三项,恭读祭文;第四项,乐舞告祭;第五项,敬献花篮;第六项,瞻仰圣像,行三鞠躬礼。仪程结束后,全城百姓入庙祭拜。
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每年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形成省部共办规格。2014年,海峡两岸实现首次共祭,现已连续举办了8年,在台湾各个阶层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规格的不断升高,通过十几年的改进,逐渐形成了目前公祭大典的固定仪程:第一项,全体肃立、起乐;第二项,击鼓鸣钟;第三项,恭读祭文;第四项,鞠躬敬祭;第五项,乐舞告祭;第六项,敬献花篮、谒庙拜祖。
祭祀供品及器物
秦人用骝驹(黑尾巴的红马)、黄牛、羊(公羊)各一只,也就是“三牲”太牢祭祀。
唐代用羊、猪“两牲”少牢。
宋代开始确定用猪、牛、羊“三牲”太牢。
明代沿袭前制,据《明史·礼志》和胡缵宗《太昊庙乐章》所述,祭祀时案上摆列:灯、笾豆(盛果实、干肉的竹编食器)、俎、簋、爵、尊等,分别盛放肉类、饼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美酒等,还有玉石、金帛等物。
清代祭器和供品比较简单,但是太牢改为乌牛、白马、黑猪三牲。
民国时期只有逢特殊年份的时候才有太牢、祭品等。
1988年,民祭和公祭恢复后,民祭以黑猪、献饭为主。公祭则只敬献鲜花、果品、面点。
2003年,公祭、民祭都恢复了猪、牛、羊三牲太牢之礼。
2006年,祭祀广场增加九鼎八簋,祭祀伏羲并沿用至今。先天殿内增设祭祖俎案、青铜编钟、石磬等祭祀器物。
2013年,天水市博物馆设计制作了敬献太牢的食箩、祭祀专用道具雕漆“八卦盘”“五福盘”;伏羲庙中院新增祭祀蜡台、香炉。
2015年,设计制作了红木祭祀供桌。
2016年,设计制作了春祭、秋祭专用服饰,以及祭祀专用仪仗队服饰。
2017年,设计制作了祭祀专用八卦旗帜、龙旗、旗幡、旗墩等。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天水伏羲庙戏楼
下一篇: 行走“长城第一墩”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