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李暠迁都酒泉后,对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奉朔称臣,表示拥护。面对北凉的西吞之心和挑衅,李暠谨慎应对,和战并用,以保境安民为要务,同时积极整军备武,励精图治,修筑塞围。北凉虽数次用兵,均未得逞。公元406年,北凉沮渠蒙逊西侵西凉,攻入建康郡(今甘肃高台县骆驼镇),掳掠人口3000余户。李暠率兵追至弥安(今甘肃酒泉东),大败沮渠蒙逊,截回被掳掠人口。公元410年,双方订立盟约,宣布停战罢兵议和。其后,西凉北凉双双偃旗息鼓,相安无事。自此,西凉国势日益强盛,百姓乐业,商贾富足,出现了暂时的升平盛世景象。

  李暠在西凉十八年,推行“兴儒重农”策略,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修建水利,军屯戍边结合,延续儒学,通经敦礼,传授经学,使西凉成为十六国时期在北方战乱中延续了汉族儒家经学文化的一个政权。由于李暠治理有方,广田积谷,西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昌明,使得正统的汉文化在中原板荡、经学无依的时期,得以保存延续,以至于李暠被房玄龄誉为“英姿杰出”“怀荒弭暴,开国化家”的一代人物。可惜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豪杰却壮志未酬,公元417年去世,享年65岁。李暠去世后,李歆即位,是为西凉后主。

  李暠病重时叮嘱同母异父的弟弟宋繇:“人终不免死,所恨未能统一河西,当助我儿,完成此愿。”李歆嗣位后,晋宋繇为武卫将军、广夏太守、军谘祭酒、录三府事。宋繇劝李歆仍要一如既往地忠事晋室,李歆遣使至东晋建康,报称父丧,且告嗣位。东晋王朝封其为持节都督七郡诸军事、镇西大将军、酒泉公。

  尹夫人与西凉

  李暠建立的西凉国,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了十多年的安定繁荣局面,与夫人尹氏的远见卓识不无关系。尹夫人目睹了西凉国的兴衰,其人生经历成为西凉政权的一段传奇。

  尹夫人,祖籍甘肃天水,随父尹文寓居姑威(今甘肃武威)。尹氏相貌秀丽,端庄典雅,秉性聪慧,见识非凡,曾嫁扶风人马元正为妻。马元正去世后,尹氏寡居,与丧妻的李暠再醮。尹氏识大体,视李暠前妻孩子为己出,面对西凉政权身处的危险复杂局面,协助李暠重武功,抓文治,夫妻同心,把西凉国治理得“兵无血刃,坐定千里”,被西州士民称为“李尹王敦煌”。在敦煌发现的唐人写本《敦煌廿咏》里,就有歌颂李尹治理凉州的史实: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叱咤雄千古,英威镇一方。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旁。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李歆即位后,尊尹氏为太后。

  李暠去世后,北凉认为天赐良机,乘丧乱欲伐西凉。沮渠蒙逊怕师出无名,指使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李歆,以三万精兵设伏于蓼泉(今甘肃临泽),诱使李歆来攻。李歆识破沮渠蒙逊计谋,引兵退还,沮渠蒙逊追袭,被李歆伏兵打得落花流水,李歆乘胜追奔百余里,斩首七千余级。此次战事使李歆在西凉威名颂扬,西凉人纷纷称赞少主英武,李歆因此得意非凡。之后在治理西凉事务时,追求浮华,修宫室,严刑法,史载“繁刑峻法,宫室事务,人力凋残,百姓愁悴。”(《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附李士业传》)李歆统治下的西凉极不稳固。

  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7月,沮渠蒙逊不甘失败,经过两年的准备,决意再伐西凉。沮渠蒙逊布置疑阵,佯装引兵去攻西秦,却于半路返回,设伏于川岩。李歆听说沮渠蒙逊出兵东伐西秦乞伏炽磐,认为进攻北凉的时机已到,想乘虚偷袭北凉都张掖。尹太后闻讯后竭力阻止,“西凉立国不久,地狭民稀,沮渠蒙逊骁勇威武,你不是他的对手!我观察他一直谋划兼并,天时人事均有归顺他的趋势,我们切不可轻举妄动。要按照先王的叮嘱励精图治,保境安民,不可一意孤行。”“汝此行也,非唯师败,国亦亡矣。”(《晋书》卷96)尹太后从国力、对方力量、民众期盼等角度,劝阻李歆,但李歆狂傲自大,一意孤行,率步骑兵三万人进攻姑臧。临行太后哭道:“逆子,我将收尔骨于箩泉之上。”

  李歆果然中沮渠蒙逊声东击西的计谋,战败于箩泉(今甘肃高台一带),部将见势,请求退还,李歆不甘言败,负隅顽抗,结果全军覆没。李歆被沮渠蒙逊俘后杀害,酒泉失守。驻守酒泉的李歆弟李恂,带领残部,西逃敦煌,在敦煌匆忙即位后,据城固守。沮渠蒙逊乘胜追击,率精兵二万追至敦煌,攻城未果,利用河水和雨水在敦煌“三面起堤,引水灌城”。敦煌地势低洼,掘堤后,雨水洪水奔流而下,敦煌被淹,李恂自杀。沮渠蒙逊占据敦煌,西凉灭亡。西凉政权历两代三王,自李暠至李歆、李恂,共21年。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人文·创世纪·伏羲|伏羲庙楹联赏析之二

下一篇甘州区图书馆馆藏省级珍宝《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不分卷》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